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有较高的毒性,在中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其在人类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从家庭装修到办公室,出行工具汽车和公共场所,甚至于一些食品中,都有它的身影,因此甲醛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面对强有力的“威胁”,真的束手无策吗?并不是!!!
根据甲醛的挥发周期和释放量大小,可以分为短期甲醛释放源和长期甲醛释放源。要想制服甲醛要有的放矢,分管治理更有效。
窗帘、壁纸、油漆、涂料等属于短期甲醛释放源,这种甲醛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常见的物理吸附、化学分解、通风稀释都可以,通过使用活性炭、光触媒、空气清新剂、新风系统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也可进行通风,一年左右基本可以挥发完毕。
家具人造板材使用的粘合剂——脲醛树脂胶,是属于长期甲醛释放源,它的释放年限达15年之久,也是造成室内甲醛超标污染的罪魁祸首。对这些长期甲醛释放源头,该怎么处理呢?这就要用“靶向除甲醛”的方法了。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新装修的室内空间来说,甲醛最大的污染源通常是家具,尤其是板式家具。因为家具中使用的粘合剂主要成份是脲醛树脂,而脲醛树脂的部分结构不稳定,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发生水解,析出甲醛,这种结构特性是潮湿环境中室内甲醛浓度会升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度越高,室内甲醛含量越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甲醛在源头中,不是以甲醛分子的形式存在的,这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甲醛释放期需要3-15年了。而出于成本、品质等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市场上含脲醛树脂的粘合剂还在大量被使用。既然甲醛在源头不是以甲醛的形式存在,所以针对甲醛的除甲醛方式都将事倍而功半。要想真正除甲醛,需要针对源头脲醛树脂的不稳定结构着手。根据这个理论依据,靶向除甲醛方案应运而生。简单地说,就是将植物提取的高活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份渗透的带动下进入板材等污染物释放通道中,将脲醛树脂中的不稳定结构的氧脱除,继而发生中和反应(高分子聚合反应),分子结构彻底变化,生成稳定不可逆的树脂类固体物质,反应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反应产生的不可逆树脂固体物质留存在游离甲醛挥发必须的细微孔隙中,起到阻止外界的潮气进入的作用,减少甚至杜绝脲醛树脂胶遇潮分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