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在广州市对2000辆汽车进行为期7个月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表明,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另据调查统计,大约有65%的驾驶员在驾车时会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头晕、困倦和咳嗽等现象,车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驾驶员感到压抑、烦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车内空气污染的害处,但是却很难找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更缺少相应的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指导。好在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指南”对苯、甲苯、甲醛等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由此,判定车内空气污染将有标可依,而该标准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无论是新汽车,还是使用中的车辆均可参照该”指南”进行车内空气污染程度的评测。
《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浓度要求,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因为据环保部组织的相关检测发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在车内空气中的检出率高达98%,而这些物质对消费者健康会造成巨大威胁。具体采样时,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须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和空调等设备不工作。虽然我国制定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参考了国外的相关标准,但在有些指标限值上仍然不及欧盟、北美等严格。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对人体损害远甚于空气污染及PM2.5超标。 刚出台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没有法律约束力,应加速向强制性标准过渡!